整个系统分网格管理和网格积分两大模块。建立“指导定点、全员定位、管理定期”的三级消防网络,形成“层级明晰、覆盖全面、机制健全、信息实时”的消防网格工作体系,建立积分管理体系,形成基层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整个系统分网格管理和网格积分两大模块。
消防重点单位分四个子系统,分别是市政消火栓巡检子系统、远程查岗子系统、风险大数据分析子系统、消防设施设备监测子系统。整体为公安消防机构实现远程、实时、动态、高效的日常防火监督管理提供手段,同时也为灭火救援提供辅助支撑。
可视化灭火救援辅助决策系统分五大模块,分别是灾情精准定位、消防力量一键调度、灾情导航、防火力量战略分布、全程可视化指挥。为灭火救援的快速响应、科学调派、现场指挥、高效处置等提供科学手段和技术支撑。真正做到“救早灭小、三分钟到场”。
群防群控服务系统分三大模块,分别是群防群控、消防违法举报、消防宣传。开展全域消防、防灾控灾、提升消防安全意识,辅助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智慧消防体系总体技术架构自下而上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处理层和应用层四个层面,以及用以保证城市智慧消防良性运转和发展的运维管理和标准管理两个部分。
感知层
即传感器层,用于采集信息。作为城市智慧消防的各类基础类信息来源,其主要实现感知功能,包括识别各类消防装备和采集相关状态信息。具体功能是对对象状态、位置、数量、行为、环境状况和物质属性等动态或静态的信息进行大规模、分布式的获取及状况显示。感知层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和无线定位技术等。
网络层
即传输网络,用于传输信息。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将感知到的数据通过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各类专网和小型局域网等网络进行安全可靠的传递。网络层是把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中心的一个过程,它的另一个过程则是从数据中心传输到终端的智能化控制设备。网络层涉及的关键技术是适应各种现场环境,构建稳定、无缝的数据传输网络通信,如IPv6、分时长期演进和分频长期演讲、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等。
处理层
即信息处理,用于支持信息传输和处理。处理层主要包括大数据中心和消防物联网应用相关的同意数据支撑平台。其依托基础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通过对传输汇集的各类消防信息数据的分析、整合、存储、重造、管理,实现共性应用数据的功能构造。处理层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对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智能处理的技术等。
应用层
即信息处理凭条,用于为用户提供特定的服务。应用层通过与消防需求结合实现消防智能化辅助决策及广泛的公共信息共享与互通等功能,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体验。根据具体用途和不同的对象,其应用类型可以划分为查询型、扫描型、监控型和控制型以及更高类型的辅助决策型等。应用层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和中间件技术,重点包括各种物联网计算系统的感知信息处理、交互与优化软件与算法、物联网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与软件平台研发等。
运维管理部分
即运行和维护管理促使,用于保证城市智慧消防高效运转和健康发展的运行、维护、管理、控制、安全等保护措施。具体功能是对城市智慧消防中的系统、终端、传感器等软硬件性能、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过程,通过高度的检测、控制与管理,达到智慧消防可靠、安全和高效的运行目的。运维管理部分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状态侦测技术、安全监测技术、数据访问控制策略等。
标准管理部分
即体系内相关标准的统一、结构化管理,用于规范智慧消防体系架构,协调各层次、各系统、各厂商之间数据和工作流程的共享和通用,促使智慧消防的良性工作和有序发展。具体功能是针对城市智慧消防体系,通过确定、剑魔、优化、决策等的系统分析,建立标准系统及标准体系,从而实现城市智慧消防体系分主体、分层次、分顺序地协同工作。标准管理部分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编码标准化技术、自动识别标准化技术、网络传输标准化技术、服务管理标准化技术等。
成都市智慧消防系统设计满足成都市所有重点防火单位的接入,平台接入能力达5万家以上的联网单位(视频数量接入10万路)。
“智慧消防”主要实现的功能:
一是通过各类消防有效信息的采集和研判,构建实时实效的消防安全监管网;
二是通过各类消防力量的即时联勤联动,构建精准的城市快速响应体系。
从而提高灭火救援战斗力和防火监督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防火减灾救灾能力。
通过实施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和工作内容,全面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重点消防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市、区(市)县、乡镇(街道)、生产经营单位四级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网格管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是通过建立“指导定点、全员定位、管理定期”的三级消防网络,形成“层级明晰、覆盖全面、机制健全、信息实时”的消防网格工作体系,形成基层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网格积分:在系统中,对每个网格中的单位建立积分管理体系,并进行积分处罚、积分奖励、积分排名等。
建立远程物联网感知,借助物联网技术、传感网络技术对市政消火栓进行统一的动态管理,建立市政消火栓管理平台与数据库。
通过卫星定位技术、GIS技术的地理位置的标定,汇总到智慧消防系统平台,实现市政消火栓位置的显示及记录。
利用感知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建立市政消火栓实时压力传感系统,通过数据的定期汇总,增强对市政消火栓状态的感知能力。
建立远程查岗机制。通过随机查岗、定时查岗和人工查岗,实现监控管理中心对分控室值班人员日常值班工作的远程监督,企业总部消防负责人也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查岗。通过该功能,方便了企业消防管理人员对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控和监督。
建设消防物联网和数据分析决策平台,实现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信息化、智能化、动态化监控,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风险大数据分析子系统分六大模块(防火指数分析、报警分析、巡查分析、维修分析、查岗分析以及考核分析)对各大队所管辖的联网业主单位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评分,实现了隐患态势直观掌控,多维统计精准防控,移动巡查高效执法,多方联动协同监管。
并根据监测数据情况出具辖区防火指数、防火能力趋势分析等大数据报表。大队针对评分数据重点巡查排名靠后的联网业主单位。系统根据大数据报表给各联网单位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方案。系统对消防问题突出的企业或法人进行针对性排查、筛查。能有效的提高主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及规范业主单位本身的消防安全工作流程。
建立统一的重点单位消防设施设备检测平台与数据库,实时显示各类消防重点单位的各种消防设施的状态信息,并进行统一的监管。
监测的状态信息包括:管网水压监测、消防设施设备巡检、生命通道监测、基环境监测水泵、控制柜状态监测、火灾报警主机监测、水炮状态监测、水池液位监测、电梯状态远程监视、排烟风机状态监测。全方位的感知信息辅助全域消防系统管理。
使公安消防就够实时追踪并掌握灾害现场各方面情况。对能够引起灾害态势发生变化的关键要素进行获取、处理、显示,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使公安消防机构增强掌握火灾信息、守在人员信息、环境信息等关键因素的时间流动性变化的能力,对灾害发展保持预测和感知能力。
精准定位
通过GIS以及无线通信技术与一体的软、硬件综合采集和显示系统,自动采集灾害现场位置信息,定期记录回传。
一键调度
系统利用消防资源大数据可以实现对全市消防力量智能调度。灾情定位后,系统自动搜索灾情附近1公里/2公里半径内微型消防站,并发送短信和振铃告知辖区内微型消防站执勤人员火速到达灾害现场进行处置。
灾情导航
系统自动导航,引导救援人员精确快速的抵达现场。救援人员再也不用反复的通过电话询问去寻找位置。简化救援人员的工作,集中救援力量,协助救援人员全力完成救援任务。
防火力量战略分布
通过移动终端的定位数据,消防力量在电子地图上的分部、移动方向、移动轨迹等一目了然。
全程可视化指挥
系统确认灾情后建立灾情事件,系统自动创建战斗工作组,工作组成员由消防支队、消防大队、出勤中队、微型消防站人员、全勤指挥部等人员自动参与创建组成。在工作组中,信息互联互通。支队、大队领导可以依据灾情现场全程可视化和工作组动态进行指挥调度。战斗结束后工作组自动解散,该次工作组所有战斗信息进入平台自动备份。
群防群控
开展社会化消防隐患的自发自查,人民群众通过公众号或手机APP、短信链接等方式及时上报消防隐患、险情。实现消防隐患的早发现、早识别、早处理。
消防违法举报
人民群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实时掌握身边的消防设备设施运行状态。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及时的对消防违法、消防隐患进行举报,并跟踪处理进程。
消防宣传
系统中通过消防广播、消防通知、消防培训、消防案例等强化了消防宣传的群众基础。实现覆盖更广、更便民、更利民的消防宣传体系。
在2017-2027年期间,智慧消防工作要站在“跳出成都看成都,放眼全国看成都”的战略高度,努力突破“盆地思维”和“西部宿命”,在各项工作中争一流,创先进,在保持和发扬专项治理、灭火救援、队站建设等工作优势基础上,奋力推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社会火灾防控、灭火攻坚能力和消防基础保障全面跻身全国一流方阵。
在继续巩固和发展优势的先进工作基础上,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责任消防,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打造智慧消防,提升系统治理能力;打造攻坚消防,提升灭火救援能力;打造全域消防,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打造责任消防,提升依法治理能力
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与网格积分,落实网格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健全市、区(市)县、乡镇(街道)、生产经营单位四级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打造智慧消防,提升系统治理能力
建立消防重点单位系统,将智慧消防纳入服务网民生网安全网“三网合一”建设内容,利用物联网、智能感知、网络视频传输等技术,实现对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智能化监控,为灭火救援提供基础支撑。
打造攻坚消防,提升灭火救援能力
建立可视化灭火救援辅助决策系统,提升灭火救援的专业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极大提升抢动速率,做到灭火救援全程可视化、战斗小组信息共享,为灭火救援决策做科学支撑。
打造全域消防,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建立群防群控服务系统,开展社会化全域消防,真正实现消防隐患的早发现、早识别、早处理。建立系统的消防宣传机制,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消防责任意识。建立市政消火栓巡检系统,对全域市政消火栓进行统一维护管理。